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歐陽修

洛陽正值芳菲節。
秾艷清香相間發。
游絲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
杏花紅處青山缺。
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誰肯遠相隨,惟有寂寥孤館月。

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譯文

洛陽正值芳菲節,秾艷清香相間發。游絲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洛陽春濃花滿城,姹紫嫣紅香正濃。游絲有意,苦留游客絲縈繞。楊柳無情,爭相送別為那般。

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誰肯遠相隨,惟有寂寥孤館月。杏花紅處,遮去青山一片青。山路遠,行人山下歇驛站。相去遠,今宵誰能與我伴,唯有寂寞、孤館與明月。

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注解

1
芳菲節:花草飄香的季節,指春季。
2
相間發:先后連續不斷地開花。
3
游絲:蜘蛛和青蟲之類的昆蟲所吐之絲,被風吹到空中,成為游絲。古有折柳送別之俗,故云。
4
館:驛館。

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賞析

用“洛陽正值芳菲節”開頭,一下子就把讀者帶進了離人所的滿城春色的地方。但作者并不滿足于此,他又用“秾艷清香相間發”來進一步渲染“芳菲節”,使洛陽的春色變得更為具體可感?!岸屍G”一句不僅使人想見花木繁盛、姹紫嫣紅的景象,而且還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陣陣春風吹送過來的陣陣花香。接下去兩句“游絲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既是寫景,又已暗含眷戀送別者的感情?!坝谓z”是蜘蛛所吐的絲,春天飄蕩空中,隨處可見。庾信的《春賦》就曾用“一叢香草足礙人,數尺游絲即橫路”來點染春景。游絲和垂柳原是無情之物,但惜別者眼中,它們卻仿佛變得有情了。這里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說游絲苦苦地纏繞著人不讓離去,又埋怨楊柳怎么沒來由地爭著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筆鋒轉入抒寫別離。

下片繼續寫旅途的春光和離愁,使人感到春色無邊無際,愁思也無邊無際,始終苦惱著離人。作者只寫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繪產生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

“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詞傳神之筆。上句描寫旅途中的春山:只見山口處有紅杏傍路而開,而紅艷艷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下句寫那位離人的活動:他繞山而行,群山連綿,路途遙遠,他還沒有到達目的地,中途停宿有杏花開放的驛舍里。這兒人煙稀少,和繁華的洛陽形成鮮明的對照。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終于迸發出了“今宵誰肯遠相隨,惟有寂寥孤館月”的嘆息,使作品所要抒發的感情噴薄而出。詞至此戛然而止。

上片寫洛陽春季花柳盛開的洛陽這之春,并以柳絲縈牽喻難舍之情。離別的時候正值花草芳香的洛陽之春,濃艷的、清香的,相繼開花爭妍。接下來寫忍離別之情。詞人拈出兩個象征依戀和離別的意向,“游絲”、“垂柳”,并賦予它們以人的情思,用一“苦”一“爭”,寫離別之人對洛陽及送行者依依不舍的深情。

下片設想離開洛陽所經之處的風景及旅途之狀,進一步渲染離情?!靶踊ā倍錇檫h望所見之景,放眼望去,離開洛陽要經過的青山缺口之處,紅杏似火,一路行人或行或歇。詞人也即將加入這行人的隊伍,他不由得想象著離開滿是好友和知交的洛陽后的寂寞旅程,那會是怎樣一番情形呢?一路之上,又會有誰相隨呢?陪伴自己的,恐怕只有寂寥孤館的那一輪明月吧。

作者簡介

歐陽修
歐陽修[宋代]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更多

歐陽修的詩(共1714首詩)
  • 《畫眉鳥》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查看譯文
  • 《戲答元珍》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查看譯文
  • 《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
    楚色窮千里,行人何苦賒。芳林逢旅雁,候館噪山鴉。春入河邊草,花開水上槎。東風一樽酒,新歲獨思家。
    查看譯文
  • 《豐樂亭游春》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查看譯文
  • 《采桑子》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855b643ac9855b6/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