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道潛

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

口占絕句·寄語東山窈窕娘譯文

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寄語東山那位窈窕的姑娘,總喜歡用幽夢去煩惱襄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禪心早已化作沾泥的楊絮,不會再隨著春風上下顛狂。

口占絕句·寄語東山窈窕娘注解

1
東山:各地稱東山者甚多,不詳何指,此處當為藝妓的居處。
2
窈窕:美好貌。
3
幽夢:隱秘的夢幻。
4
惱:撩撥,使人煩惱。
5
襄王:戰國時楚國的國君。
6
禪心:從佛修行之心。
7
絮:柳絮。
8
狂:瘋狂地飄舞飛揚。

口占絕句·寄語東山窈窕娘賞析

題目是“口占”,名符其實,通篇以口語出之,從“寄語”之下,都是答辭。首句點出對方身份——歌妓?!昂脤⒂膲魫老逋酢背鲎运斡瘛陡咛瀑x》。這二句意在告訴對方不要來糾纏我,還是找別人去吧。由此可見,道潛之信守佛戒,不近女色,并非是意志力克制的結果,而是已人定界,此心已死。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焙蠖浣忉屧颍骸拔摇睗撔男薅U,心無余物,就像沾染了泥的柳絮,沉于地面,不可能隨風飄浮了,“我”也不會因你的挑逗而動凡心。這句以柳絮沾泥后不再飄飛,比喻心情沉寂不復波動。柳絮輕飄于天,隨風逐舞,猶如人之浮于世;絮之沾泥,猶如人之出于世。

這就是佛家的禪心之所在,佛家有“放心”之說,蓋指心猿意馬;柳絮沾泥不再飄浮,喻禪心已定,心如止水,“放心”已“收”。詩人之不為聲色所動,不是有意識地恪守佛門戒律,刻意約束自己,而是心已入定,形如死灰,春風吹不起半點漣漪。佛門說法,本重比喻,道潛以佛徒身分而用之于詩,可謂不忘其本。而此喻之妙,猶有可說者。春風飄絮,本是自然現象,春天最容易引起感情的波動,柳絮也常以其“輕浮”之質,被賦予男女感情的色彩。這里,不僅柳絮沾泥,風吹不起為人們所習見,因而頗能引起會心的感受,而且,在禪心觀照下,以輕質為重質,化喧為寂,設想也頗為別出心裁。

由于作者是位佛徒,人們理解該詩,或許多著重于他對佛門戒律的自覺遵守,即所謂不涉邪淫。然而,從禪家理論來看,其意義尚不止于此?!洞蟪肆x章》卷十三說:“禪定之心正取所緣,名曰思維?!ぁぁぁぁぁに远ㄕ?,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于散動,故名為定?!倍U定,本指坐禪時住心于一境。廣義地看,堅守禪心,不受干擾,如絮之沾泥,風吹不起,不也就是禪定的功夫么。詩人不受女色之誘,并不是由于意識到佛門戒律,更不是害怕別人的指責,而是他本來就心如止水。這不由得使世人想起了“二祖安心”的公案。禪要自己參,心要自己安。道潛之所以能夠達到這種境界,正是他本人已經“安心”的結果。

作者簡介

道潛
道潛[宋代]

道潛(1043—1106)北宋詩僧。本姓何,字參寥,賜號妙總大師。於潛(今屬浙江臨安)浮村人。自幼出家。與蘇軾諸人交好,軾謫居黃州時,他曾專程前去探望。元祐中,住杭州智果禪院。因寫詩語涉譏刺,被勒令還俗。后得昭雪,復削發為僧。著有《參寥子集》。更多

道潛的詩(共8首詩)
  • 《口占絕句》
    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
    查看譯文
  • 《絕句》
    高巖有鳥不知名,欵語春風入戶庭。百舌黃鸝方用事,汝音雖好復誰聽?
    查看譯文
  • 《江上秋夜》
    雨暗蒼江晚未晴,井梧翻葉動秋聲。樓頭夜半風吹斷,月在浮云淺處明。
    查看譯文
  • 《秋江》
    赤葉楓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陽已微。數聲柔櫓蒼茫外,何處江村人夜歸?
    查看譯文
  • 《臨平道中》
    風蒲獵獵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州。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82d5343ac982d53/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