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范成大

豈是從容唱渭城,個中當有不平鳴。
可憐日晏忍饑面,強作春深求友聲。

詠河市歌者譯文

豈是從容唱渭城,個中當有不平鳴。我聽出來了,你并不是從容不迫地演唱著《渭城曲》,你的歌聲中充滿了激越與不平。

可憐日晏忍饑面,強作春深求友聲。可憐你在這黃昏時候面容憔悴忍受著饑餓的煎熬,強打著笑容唱著,好似那春天的鳥兒,為了求友不住地啼鳴。

詠河市歌者注解

1
渭城:即《渭城曲》,根據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譜成的樂曲,又叫《陽關三疊》,唐宋時期十分流行。這里是說賣唱人唱這支流行曲,不在于它的送別友人的內容。
2
個中:此中。
3
當:想必。
4
日晏:天色已晚。忍饑面--挨餓的臉色。
5
春深求友聲:用《詩經》中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的典故。春天黃鶯叫個不停。是為了尋伴侶??蓱z他唱到天晚,還沒吃口飯,依然忍饑挨餓,強作黃鶯般的歌聲來吸引聽眾。

詠河市歌者賞析

詩人黃昏時分行走在街上,忽然聽到路邊有人在賣唱,聲音紆徐婉轉,可是詩人從中品出了某種不平的感慨。于是他停下來打量了一下歌者,只見他面黃肌瘦,在這日暮時分還不得不忍著饑餓高歌,以求行人布施。詩寫得音調和諧,起句以問句形式,為下句作鋪墊,次句自答,補足題目,寫出歌者的心聲。三、四句使用流水對,進一步闡述歌者的歌聲中何以有不平的音符,從對音樂的感受轉移到直接的描述,通過“日晏”、“忍饑”、“強作”三個詞,把歌者內心的慘痛與生活的艱難完全表現出來,詩又以“可憐”二字領句,表明自己同情的立場。

范成大晚年退職家居后,寫了很多描寫下層百姓痛苦的詩歌,詩風樸實自然,帶有樂府民歌的特性,同時往往學民歌用雙關、諧音詞等手法,使詩活潑生動。如此詩末句,用《詩經》典故,一方面切合歌者身份,回照他歌聲的美妙;另一方面又暗喻他處境困難,渴望人們同情與施舍。

關心民瘼的人一般都很富有同情心,范成大就很富有同情心,苦難人的悲聲常常使他產生感傷。像這首詩寫到聽人賣唱一樣,他有次在寒冷的夜晚,聽到門外有人喊叫賣卜,他就滿懷傷悲地寫下這么一首詩:“靜夜家家閉戶眠,滿城風雨驟寒天。號呼賣卜誰家子?想歉明朝糴米錢?!保ā兑棺懈小罚┯钟幸淮?,他聽到賣菜人在大雪天吆喝賣菜,他便作詩說:“飯籮驅出敢偷閑?雪脛冰須慣忍寒。豈是不能扃戶坐?忍寒猶可忍饑難?!保ā堆┲新剦ν忮黥~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這三首詩,寫的都是在饑寒交迫中掙扎的苦命人,詩的句法與結構也很接近,合在一起,可全面地理解范成大詩作的內容與思想狀況。

作者簡介

范成大
范成大[宋代]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更多

范成大的詩(共2922首詩)
  • 《四時田園雜興》
    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查看譯文
  • 《早發竹下》
    結束晨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迭迭山。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查看譯文
  • 《初歸石湖》
    曉霧朝暾紺碧烘,橫塘西岸越城東。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鷺孤明菱葉中。信腳自能知舊路,驚心時復認鄰翁。當時手種斜橋柳,無數鳴蜩翠掃空。
    查看譯文
  • 《村景即事》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查看譯文
  • 《田家》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80d9743ac980d97/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