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成語大全>拼音查詞>sheng開頭的成語大全>生而知之>

生而知之,生而知之的意思,生而知之的故事,生而知之的造句

成語大全

拼音查成語 成語解釋

更新時間:2024-05-09 11:05:31
生而知之(shēng ér zhī zhī)

成語意思

  • 解釋:

    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這是唯心主義者的觀點。

  • 出處:

    《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p>

  • 語法:

    生而知之作謂語、定語;指人的本能。

  • 示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Hao86.com無惑。(唐 韓愈《師說》)

  • 英語:

    know without learning

  • 近義詞:

    不學而能

  • 反義詞:

    學而知之

成語造句

  • 1.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 2.人非“生而知之”,那么,一定是“學而知之”、“思而知之”、“行而知之”。
  • 3.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4.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也。
  • 5.三人行必有我師,有問題要不恥下問;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 6.任何人都是學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大思想家孔子被人們認為天生的聰明,自從娘胎里出來就能對天下萬事萬物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學生把這種說法告訴孔子??鬃诱f世上沒有生而知之的人,只有孜孜不倦地學習與研究才會懂得那么多的道理的

字義分解

  • 讀音:shēng
    [ shēng ]

    1. 一切可以發育的物體在一定條件下具有了最初的體積和重量,并能發展長大:誕生。滋生。生長。

    2. 造出:生產。

    3.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機。出生入死。舍生取義。

    4. 有生命的東西的簡稱:眾生。喪生。衛生。

    5. 生活,維持生活的:生計。生意。

    6. 整個生活階段:一生。平生。今生。

    7. 發出,起動:生病。生氣。生效。生花之筆。談笑風生。

    8. 使燃料燃燒起來:生火。

    9. 植物果實不成熟:生瓜。

    10. 未經燒煮或未燒煮熟的:生飯。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見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練的:生手。

    13. 未經煉制的:生鐵。

    14. 硬:態度生硬:生吞活剝。

    15. 甚,深:生怕。生疼。

    16. 正在學習的人:學生。門生。

    17. 有學問或有專業知識的人:儒生。醫生。

    18. 傳統戲劇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 詞尾:好生休養。

    20. 姓。

  • 讀音:ér

    1.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 ?連詞(a.表平列,如“多而雜”。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遞進,如“而且”。d.表轉折,如“似是而非”。e.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而不烈”。f.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3. ?表(從……到……):從上而下。

  • 讀音:zhī,zhì
    [ zhī ]

    1. 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

    4. 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讀音:zhī
    [ zhī ]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與生而知之相關的詩詞

推薦成語視頻百科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