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成語大全>拼音查詞>wen開頭的成語大全>文武兼備>

文武兼備,文武兼備的意思,文武兼備的故事,文武兼備的造句

成語大全

拼音查成語 成語解釋

更新時間:2024-05-09 11:21:07
文武兼備(wén wǔ jiān bèi)

成語意思

  • 解釋:

    同時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雙全。亦作“文武兼濟”、“文武兼全”。

  • 出處:

    漢·荀悅《漢紀·宣haO86.com帝紀》:“文武兼備,惟所施設?!?/p>

  • 語法:

    文武兼備作謂語、定語;指做好談與打兩手準備。

  • 示例:

    明·郭勛《英烈傳》第九回:“有個朱明公,才德英明,文武兼備?!?/p>

  • 英語:

    be well versed in both polite betters and martial arts

  • 近義詞:

    文武雙全、文武兼濟

成語造句

  • 1.朕羨慕你,有這樣識大體明事理,且文武兼備的兒子。
  • 2.留有詩集一部,是住文武兼備的將軍。
  • 3.我要說一聲啊,鐘越同學是‘美溪一中’的高才生,文武兼備。
  • 4.他文武兼備、唱念做打俱全,嗓音寬厚、圓潤,演唱腔圓韻足。
  • 5.寓意自然很深刻,希望學生們將來文武兼備,不做偏才!實際上,舜水中學能夠衡量出來的武,也是不錯的。
  • 6.信陵君文武兼備,精明能干,而且為人仁義,禮賢下士,從不炫耀自己的富貴身份,魏國以至鄰國的士人無不爭先前來投奔,座上賓客常過三千。

字義分解

  • 讀音:wén

    (1)(名)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化|~明|~物。

    (5)(名)舊時指禮節儀式:虛~|繁~縟節。

    (6)(名)非軍事的(跟‘武’相對):~職|~武雙全。

    (7)(名)古時稱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身|~了雙頰。

    (8)(舊讀wèn)掩飾:~過飾非。

    (9)(名)關于讀書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水~。

  • 讀音:wǔ
    [ wǔ ]

    1.關于軍事或技擊的,與“文”相對:武裝。武器。武警。武林。武壇。武生。武旦。武丑。武凈。武舉。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斷。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腳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數武。

    4.姓。

  • 讀音:jiān

    (1)(形)兩倍的:~程|~旬(二十天)。

    (2)(動)同時涉及或具有幾種事物:~而有之|~收并蓄|品學~優|~聽則明;偏信則暗。

  • 讀音:bèi

    (1)(動)具備;具有:德才兼~。

    (2)(動)準備:~戰|~料|~而不用。

    (3)(動)防備:~荒(防備災荒)。

    (4)(名)設備(包括人力、物力):軍~|裝~。

    (5)(副)表示完全:關懷~至|~受歡迎。

與文武兼備相關的詩詞

推薦成語視頻百科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