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漢語詞典>拼音查詞>b開頭的詞語>不識大體>

不識大體怎么讀,不識大體什么意思,不識大體造句,不識大體解釋,漢語詞典

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shí

不識大體

不識大體

拼音:bù shí dà tǐ

注音:ㄅㄨˊ ㄕˊ ㄉㄚˋ ㄊ一ˇ

詞性:成語

不識大體的意思

  • 詞語解釋:

    不懂大道理。

    hao86.com申為沒有全局觀念。

  • 引證解釋:

    ⒈ 不懂大道理。

    《宋書·南郡王義宣傳》:“嘗獻世祖酒,先自酌飲,封送所餘,其不識大體如此?!?br />《明史·鄭賜傳》:“賜為人頗和厚,然不識大體,帝意輕之?!?/span>

    ⒉ 引申為沒有全局觀念。

    毛澤東《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斗爭》:“黨內僅有一些委瑣不識大體、沒有遠大見解、沒有能力的領袖和干部也是不行的?!?/span>

  • 國語詞典:

    大體,指重要的道理。不識大體指缺少遠見,只計較細節,而無法掌握最重要的道理?!端螘砹耍涠鮽鳎峡ね趿x宣傳》:「嘗獻世祖酒,先自酌飲,封送所余,其不識大體如此?!埂杜f唐書.卷五○.刑法志》:「臣以至愚,不識大體?!挂沧鳌覆恢篌w」。

  • 成語解釋

    【解釋】識:懂得;大體:重要的道理;關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認清大局;不懂得做事、處理問題從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

    【出處】《宋書 南郡王義宣傳》:“嘗獻世祖酒,先自酌飲,封送所馀,其不識大體如此?!?/p>

    【示例】上斥為不識大體,仍諭內監在外生事者聽人責懲。(《清史稿 高宗本紀》)

    【近義詞】目光如豆、鼠目寸光、小廉曲謹、放飯流歠

    【反義詞】目光如炬、高瞻遠矚、卓有遠見、顧全大局

    【語法】不識大體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不明白關系到大局的道理。

    查看更多

    網絡解釋:

    不識大體

  • 不識大體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shí dà tǐ,意思是考慮問題過于片面,不懂得從大局滲入。出自 《史記·平原虞卿列傳》。

不識大體的近反義詞

  • 為了這點小事你就到處張揚,弄得大家亂轟轟的,太不識大體了!
  • 為了組里這點小事,你就到處張揚,弄得全廠都知道,也未免太不識大體了。
  • 讀了那么多書,怎能說出這般不識大體的話來。
  • 不識大體的人會吃虧的。
  • 做人做事不識大體是要犯錯誤的。
  • 他很不識大體,經常在宴席上喧賓奪主,搶盡主人的風采。
  • 上斥為不識大體,仍諭內監在外生事者聽人責懲。
  • 喬治在追悼會上說笑話,大家都認為他太不識大體了。
  • 為成就大事,區區小辱有何不能承受?爾等若如此不識大體,就當某看錯了你們!
  • 我雖然是沒心沒肺的渾人一個,卻也不是不識大體。

字義分解

  • 讀音:bù
    [ bù ]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在身體好不?

  • 讀音:shí,zhì
    [ shí ]

    1. 知道,認得,能辨別:識辨。識破。識相(xiàng )。識途老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識。常識。

    3. 辨別是非的能力:見識。遠見卓識。

  • 讀音:dà,dài
    [ dà ]

    1.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對比,比如: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3.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

    5. 年長,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

    7. 時間更遠: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

  • 讀音:tǐ,tī
    [ tǐ ]

    1. 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

    2. 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

    4. 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

    5. 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

    6. 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

    7. 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 )。

    8.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

    9. 與“用”相對?!绑w”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

http://www.meilook.com.cn/ciyu_view_9e52a443ac9e52a4/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