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漢語詞典>拼音查詞>chan開頭的詞語>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怎么讀,澶淵之盟什么意思,澶淵之盟造句,澶淵之盟解釋,漢語詞典

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chányuānzhīméng

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

拼音:chán yuān zhī méng

注音:ㄔㄢˊ ㄩㄢ ㄓ ㄇㄥˊ

澶淵之盟的意思

  • 詞語解釋:

    北宋與遼(契丹)訂【hao86.com好工具】立的和約。
  • 國語詞典:

    宋真宗景德元年(西元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遼國入侵,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勸帝親征,雙方會戰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淵,宋戰勝遼國,并于澶淵定盟和解。歷史上稱為「澶淵之盟」。

  • 網絡解釋:

    澶淵之盟 (歷史事件)

  • 澶(chán)淵之盟是北宋與遼在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后締結的盟約。
  •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圣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后的城鎮,又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于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 此后宋、遼之間百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遼朝邊地發生饑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消息傳來,遼圣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
  • 對于,以前太湖幫和聚英幫老大達成的互不干涉條約,周黎倒是能如數家珍,但是什么澶淵之盟,金國,遼國的,周黎就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 蘇三說九宮鎖澶淵之盟牛柳蝸居的世界生活如此孫臏迷失的初戀。
  • 故事背景是北宋真宗時期,歷史上意義深遠的‘澶淵之盟’發生前后,當時舉國動蕩,四處硝煙,也只江南魚米之鄉稍有寧靜。
  • 真宗景德元年,遼軍大舉入寇,震驚宋廷,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力諫真宗御駕親征,與遼兵大戰于澶州,后訂立澶淵之盟,遂兩國罷兵,化干戈為玉帛。
  • 澶淵之盟簽訂之際,她因無意中救了落入冰窟的契丹蕭太后,被迫許婚契丹冀王耶律昭。
  • 一說到澶淵之盟,也等同于那些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而大肆鞭撻,雖然這些人并不知道澶淵之盟的具體內容。
  • 遼軍南下,幾度征兵,只逼京師,澶淵之盟之變,朝野動容。
  • 另一方面,澶淵之盟的訂立使北宋河北邊防建設處于兩難境地,不得不倍極小心。
  • 前塵往事不堪回首,學生讀史也知澶淵之盟,靖康事,風波亭處喪忠魂。
  • 澶淵之盟后,寇準功高望重,受到宋真宗的疑忌。

字義分解

  • 讀音:chán

    (名)澶淵;古地名;在今河南濮陽縣西。宋真宗時曾與遼國訂立澶淵之盟。

  • 讀音:yuān

    (1)(名)深水;潭:深~。

    (2)(形)深:~泉|~博。

    (3)(Yuān)姓。

  • 讀音:zhī
    [ zhī ]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 讀音:méng

    (1)(名)舊時指宣誓締約;現在指團體和團體、階級和階級或國和國的聯合。

    (2)(名)指結拜的(弟兄)。

    (3)(名)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域;包括若干旗、縣、市。

http://www.meilook.com.cn/ciyu_view_9bf28143ac9bf281/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