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漢語詞典>拼音查詞>bi開頭的詞語>比喻>

比喻怎么讀,比喻什么意思,比喻造句,比喻解釋,漢語詞典

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比喻

比喻

拼音:bǐ yù

注音:ㄅ一ˇ ㄩˋ

詞性:動詞

結構:(左右結構)(左右結構)

比喻的意思

  • 詞語解釋:

    hao86.com比喻bǐyù

    (1) 一種修辭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類似特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某一事物

    allegory;comparison;metaphor;figure of speech
  • 引證解釋:

    ⒈ 打比方。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明的事物。

    《漢書·師丹傳》:“天下一統,而稱引亡秦以為比喻,詿誤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br />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正末云]小將軍,你和他廝殺呵,有個比喻。[ 劉無敵云]將何比喻?[正末唱]你恰便似病羊兒逢著大蟲?!?br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二:“你的比喻不對!男人是不能夠拿花來比的?!?/span>

    ⒉ 修辭學上的辭格之一。也叫“譬喻”。即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它在形式上,具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個成分。因這三個成分的異同和隱現,比喻可分為明喻、隱喻(暗喻)和借喻三類。

  • 國語詞典:

    將兩種相似的事物相比,使得所說的話或所寫的文章具體生動,容易了解,富有形象化。例如吝嗇的人,可用鐵公雞來比喻其一毛不拔。

  • 詞語翻譯

    英語
    德語
    Metapher (S)?
    法語
    parabole (rhétorique)?
  • 網絡解釋:

    比喻

  • 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的辭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國古代稱為“比”、或者“譬(辟)。著名文學理論家喬納森·卡勒為比喻下的定義:比喻是認知的一種基本方式,通過把一種事物看成另一種事物而認識了它。也就是說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點,發現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對甲事物有一個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認識。依據描寫或說明的方式比喻可分為“明喻(直喻)”、“暗喻(隱喻)”、“類喻”、“借喻”、“對喻”、‘博喻”、"簡喻”、“詳喻”、‘引喻”、“虛喻”。

比喻的近反義詞

近義詞

  • 鑄成大錯比喻因為小事而犯了大錯。
  • 緣木求魚比喻方向、方法不對,做事達不到目的。
  • 治病救人比喻幫助犯錯誤的人改正錯誤。
  • 坐不重席,坐不用雙層席子,比喻生活節儉。
  • 文章寫得漂亮,是因為他善用修辭,例如比喻、擬人等。
  • 這兩個人寫的詩真有天壤之別。一個是想象豐富,比喻奇妙,一個是東拉西扯,胡編亂造。
  • 為什么神圣的作者允許自己做模棱兩可的比喻?
  • 自選話題,依照橫線上的比喻形式造句,字數可多可少。文中的比喻物不能再用,橫線前的話可自擬。
  • 灼艾分痛比喻兄弟友愛。
  • 恰當的比喻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更形象、更生動。

字義分解

  • 讀音:bǐ

    (1)(動)比較;較量:~武|~干勁。

    (2)(動)能夠相比:堅~金石。

    (3)(動)比畫:連說帶~。

    (4)(動)對著;向著:民兵用槍~著特務。

    (5)(動)仿照:~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

    (6)(動)比方;比喻:把帝國主義~作紙老虎。

    (7)(動)比較同類數量的倍數關系;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小麥和水稻的產量約為一與四之~。

    (8)(動)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一勝乙隊。

    (9)(介)用來比較性狀和程度的差別:他~我強。

    (10)(舊讀bì)〈書〉(動)緊靠;挨著:~肩|鱗次櫛~。

    (11)(舊讀bì)〈書〉(動)依附;勾結:朋~為奸。

    (12)(舊讀bì)〈書〉(副)近來:~來。

  • 讀音:yù

    (1)(動)說明;告知:~之以理。

    (2)(動)明白;了解:家~戶曉|不言而~。

    (3)(動)比方:比~。

http://www.meilook.com.cn/ciyu_view_9ba8a543ac9ba8a5/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