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漢語詞典>拼音查詞>fu開頭的詞語>浮詞>

浮詞怎么讀,浮詞什么意思,浮詞造句,浮詞解釋,漢語詞典

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浮詞

浮詞

拼音:fú cí

注音:ㄈㄨˊ ㄘˊ

結構:(左右結構)(左右結構)

浮詞的意思

  • 詞語解釋:

    不切實際的言詞;沒有根據的話:~艷句ㄧhaO86.com滿紙~。
  • 引證解釋:

    ⒈ 虛飾浮夸的言詞。

    《后漢書·明帝紀》:“先帝詔書,禁人上書言圣,而閒者章奏頗多浮詞?!?br />唐白居易《論于頔所進歌舞人事宜狀》:“內足以辯明圣意,外足以止息浮詞?!?br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也是喒不合就聽了這一謎的浮詞?!?br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七:“敷衍湊拍,滿紙浮詞?!?/span>

    ⒉ 指應酬之言。

    《再生緣》卷七九:“爾娘親,一派浮詞虛愛惜,應酬全是為夫家?!?/span>

    ⒊ 多休累贅的話。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熔裁》:“規范本體謂之鎔,剪截浮詞謂之裁?!?br />唐劉知幾《史通·浮詞》:“昔夫子斷唐虞以下迄於周,翦截浮詞,撮其機要?!?br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史書占畢一》:“讀沉約、魏收諸史,而知李延壽之史之得也,其浮詞簡也;讀范曄、陳壽二史,而知李延壽之史之失也,其瑣説詳也?!?/span>

  • 網絡解釋:

    浮詞

  • fú cí
  • 浮詞(浮詞)
  • 不切實際的言詞;沒有根據的話:~艷句ㄧ滿紙~
  • 與此相對應的,長文就是浮詞累句、添枝加葉的文章,正所謂“芝麻大的核,西瓜大的殼”。
  • 儒家的知識最終沒有形成屬于生命的,就是因為儒家還有“賣弄”的痕跡,老子批判儒家“驕氣多欲,浮詞淫志,”儒家的知識真是這樣的。
  • 然而,規則的堆積,肯定扼殺人的自在,若一味拘泥于所謂規則行文,無異于削足適履,刻舟求劍,必使浮詞偽語充斥文間。
  • 他的口中沒有廢字浮詞,直錄下來就是好文章。
  • 他一輩子堅持說,文章最高境界,在于簡單而明確,力避浮詞冗句,直詮事物本質。
  • 杜老創作的詩詞情真意切,無香艷之浮詞,無唏噓之嘆息,歌游擊,則神與炮火齊飛;頌解放,則心與紅旗共舞;謳改革,則氣貫長虹。
  • 短短一句話,雖非原創,但撇去浮詞濫調,倒也可見其深厚的古文根底。
  • 史官執筆,何煩有隱?宜即改削浮詞,直書其事。
  • 活著,不是活在浮詞上面,也不是活在空洞的理念上,而是活在一個又一個生動的當下,活在每個當下的行為舉止里。
  • 或有科目進身,以不治古文為恥,乃捃摭帖括浮詞,雜以案牘中語,牽合成篇,當時目為‘京報古文’。

字義分解

  • 讀音:fú

    (1)(動)停留在液體表面上(跟‘沉’相對)

    (2)(動)〈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氣~到對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動的:~財。

    (5)(形)暫時的:~記|~支。

    (6)(形)輕??;浮躁:他人太~;辦事不踏實。

    (7)(形)空虛;不切實:~名|~夸。

    (8)(形)超過;多余:人~于事|~額。

  • 讀音:cí

    (1)(名)語言中最小的有意義的能自由運用的單位:~語。

    (2)(名)說話或詩歌、戲劇、文章中的語句:歌~。

    (3)(名)一種長短句押韻的詩體;由五、七言詩和民歌發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http://www.meilook.com.cn/ciyu_view_9add3a43ac9add3a/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