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漢語詞典>拼音查詞>fu開頭的詞語>膚受之愬>

膚受之愬怎么讀,膚受之愬什么意思,膚受之愬造句,膚受之愬解釋,漢語詞典

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shòuzhī

膚受之愬

膚受之愬

拼音:fū shòu zhī sù

注音:ㄈㄨ ㄕㄡˋ ㄓ ㄒ一ㄤ

詞性:成語

膚受之愬的意思

  • 詞語解釋:

    指讒言。膚受,謂浮泛不實,或謂利害切身。

    [hao86.com好工具]亦作:膚受之訴 、膚受之言

  • 引證解釋:

    ⒈ 指讒言。膚受,謂浮泛不實,或謂利害切身。

    《論語·顏淵》:“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br />邢昺疏:“皮膚受塵,垢穢其外,不能入內也。以喻譖毀之語,但在外萋斐,構成其過惡,非其人內實有罪也?!?br />朱熹集注:“膚受,謂肌膚所受,利害切身?!?br />《漢書·谷永傳》:“﹝將軍﹞不聽浸潤之譖,不食膚受之愬?!?br />顏師古注:“膚受,謂初入皮膚至骨髓,言其深也?!?br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回:“你想外國人又不是包龍圖,況且又不懂中國話,自然中了他的膚受之愬了?!?br />亦作“膚受之訴”、“膚受之言”。 《后漢書·儒林傳上·戴憑》:“伏見前太尉西曹掾蔣遵,清亮忠孝,學通古今,陛下納膚受之訴,遂致禁錮,世以是為嚴?!?br />《后漢書·儒林傳上·張法滕馮等傳論》:“若夫數將者,并宣力勤慮,以勞定功,而景風之賞未甄,膚受之言互及?!?br />唐韓愈《送齊皞下第序》:“膚受之訴不行於君,巧言之誣不起於人矣?!?br />《舊唐書·房玄齡傳》:“逆耳之諫必聽,膚受之訴斯絶?!?br />亦省作“膚受”。 《晉書·劉毅和嶠等傳論》:“劉毅一遇寬容, 任和兩遭膚受?!?br />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三:“初, 多遜與趙韓王睚眥, 太宗踐祚,每召對即傾之,上以膚受,頗惑之?!?/span>

  • 成語解釋

    【解釋】指讒言。膚受,謂浮泛不實,或謂利害切身。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顏淵》:“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p>

    【示例】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回:“你想外國人又不是包龍圖,況且又不懂中國話,自然中了他的‘膚受之愬’了?!?/p>

    【近義詞】膚受之訴

    【語法】膚受之愬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查看更多

    網絡解釋:

    膚受之愬

  • 膚受之愬,讀音fū shòu zhī sù,漢語成語,指利害切身。膚受:肌膚所受 。愬:同“訴”, 控訴、 誹謗 、誣告。出自《論語·顏淵》。

字義分解

  • 讀音:fū

    (名)皮膚:切~之痛。

  • 讀音:shòu

    (1)(動)接受。

    (2)(動)遭受:~災。

    (3)(動)忍受;禁受:~不了。

    (4)(動)〈方〉適合:~吃(吃著有味)|~聽(聽著入耳)。

  • 讀音:zhī
    [ zhī ]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 讀音:sù,shuò
    [ sù ]

    1. 同“訴”。

http://www.meilook.com.cn/ciyu_view_9aa0c943ac9aa0c9/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