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漢語詞典>拼音查詞>jie開頭的詞語>介之推>

介之推怎么讀,介之推什么意思,介之推造句,介之推解釋,漢語詞典

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jièzhītuī

介之推

介之推

拼音:jiè zhī tuī

注音:ㄐ一ㄝˋ ㄓ ㄊㄨㄟ

結構:(上下結構)(獨體結構)(左右結構)

介之推的意思

  • 詞語解釋:

    1.亦稱"介子推"。春秋晉人。從晉公子重耳(文公)出亡。歷經各國,凡十九年。文公還國為君,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不及。與母隱于綿山而終。 2.春秋時人。清王士禛《池北haO86.com偶談.介推》:"《說苑》﹐介子推十五為荊相﹐堂下有二十五進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是又一介子推也。"
  • 引證解釋:

    ⒈ 亦稱“介子推”。 春秋晉人。從晉公子重耳 ( 文公 )出亡。歷經各國,凡十九年。 文公還國為君,賞從亡者, 介之推不言祿,祿亦不及。與母隱于綿山而終。

    《莊子·盜跖》:“介子推至忠也?!?br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侯賞從亡者, 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br />明胡侍《真珠船》卷七:“古人名字,人少知者…… 介之推姓王,名光?!?br />明張萱《疑耀》卷二:“介之推、燭之武,介與燭皆地名,非姓也。二人賢者,為國人所取信,故特標其地以異於眾耳?!?br />亦省稱“介推”。 漢王符《潛夫論·遏利》:“白駒、介推遯逃於山谷?!?br />唐李涉《長安悶作》詩:“每日除書空滿紙,不曾聞有介推名?!?br />郁達夫《初秋雜感》詩之二:“介推辭祿人爭說, 韓信稱王事豈真?”

    ⒉ 春秋時人。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介推》:“《說苑》, 介子推十五為荊相,堂下有二十五進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是又一介子推也?!?/span>

  • 國語詞典:

    人名。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晉國隱士。從晉文公出亡,歷經各國十九年。返國后,文公賜祿不及,而介之推亦不求功名,與母隱于綿山,文公屢次尋求不得,焚山以求之,竟不出而焚死。也作「介子推」。

  • 詞語翻譯

    英語
    Jie Zhitui (7th century BC)?, legendary selfless subject of Duke Wen of Jin
  • 網絡解釋:

    介之推

  • 介之推是春秋時代晉國的忠臣,又名介子推,作為不慕虛名,不計報酬的晉國國君晉文公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間社會廣為傳頌。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祿”、“功成身退”。傳說文公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國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為火禁日,禁止煙火,僅食寒食,并從此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節日“寒食節”。雖然寒食節的真正起源并非來自于此,但將紀念介子推作為寒食節起源的說法卻更為流行,甚至后來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取代,許多人又把紀念介子推作說成清明節的起源。

字義分解

  • 讀音:jiè

    (1)(動)在兩者當中:~紹|媒~|這座山~于兩縣之間。

    (2)(Jiè)姓。

    (3)(名)甲:~胄|~蟲。

    (4)(形)〈書〉耿直;有骨氣:耿~。

    (5)(名)古戲曲劇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動作時的用語;如笑介、飲酒介等。

  • 讀音:zhī
    [ zhī ]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 讀音:tuī

    (1)(動)手推的動作。

    (2)(動)(推磨)磨成碾子;碾糧食。

    (3)(動)和工具貼著物體的表面向前剪或削:~子。

    (4)(動)使事情開展:~動。

    (5)(動)根據已知的事實斷定其他。從某方面的情況想到其他方面:~導。

    (6)(動)讓給別人;辭讓:~辭。

    (7)(動)推委;推托。

    (8)(動)推遲。

    (9)(動)推崇。推選;推舉。

http://www.meilook.com.cn/ciyu_view_99b8f643ac99b8f6/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