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漢語詞典>拼音查詞>ma開頭的詞語>馬鐙>

馬鐙怎么讀,馬鐙什么意思,馬鐙造句,馬鐙解釋,漢語詞典

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dèng

馬鐙

馬鐙

拼音:mǎ dèng

結構:(右上包圍結構)(左右結構)

馬鐙的意思

  • 詞語解釋:

    1.亦作"馬"。 2.掛在馬鞍兩Hao86.com邊的腳踏。
  • 國語詞典:

    掛在馬鞍兩旁,供騎馬的人上馬及騎馬時踏腳的器具。

    如:「他踏著馬鐙,一躍上馬?!?/p>

  • 詞語翻譯

    英語
    德語
    Steigbügel(Reiten)(S)
  • 網絡解釋:

    馬鐙

  • 馬鐙是一對掛在馬鞍兩邊的腳踏,供騎馬人在上馬時和騎乘時用來踏腳的馬具。馬鐙的作用不僅是幫助人上馬,更主要的是在騎行時支撐騎馬者的雙腳,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騎馬的優勢,同時又能有效地保護騎馬人的安全。最早的馬鐙是單邊的,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演化成雙邊,進一步解放騎乘者的雙手,它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歷史。
  •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國最遲在西漢時期就出現了馬鐙,從西漢壁畫中可見一斑。在沒有成熟馬鐙的3世紀前,由于已有馬鞍的發明和推廣,有大量騎士作戰的記錄,如西周晚期的數千騎作戰記錄,到了公元前4世紀戰國兵法對騎士作戰的兵書《六韜》,六韜中就有大量訓練和選拔騎兵的方法,如要求騎士能“絕塵跨溝壑””沖敵險阻“云云,可見當時中國騎兵的選拔和訓練之嚴,差不多同時代的中東,更是重裝騎兵的天下,都是沒有馬鐙的夾馬騎行的騎兵,可見在沒有馬鐙的年代,騎士只有更強化的訓練才能彌補;另外如南歐的亞歷山大的軍隊,大名鼎鼎的伙伴騎兵更是亞歷山大軍隊破敵的突擊所在;北亞游牧民族的騎士更是從小騎行訓練,加之高橋馬鞍的發明,因而比文明民族更強的機動性和騎術。
  • 在沒有馬鐙發明的年代,騎士作戰騎乘在馬匹的馬鞍上既有弓箭隨身又兼并長矛和刀劍盾牌,那個年代的騎士訓練比中世紀騎兵訓練要嚴,因而選拔要求更好。

字義分解

  • 讀音:mǎ

    見“馬”。

  • 讀音:dēng,dèng
    [ dèng ]

    掛在鞍子兩旁供腳蹬的東西,多用鐵制成:馬~。

http://www.meilook.com.cn/ciyu_view_9923a443ac9923a4/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