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漢語詞典>拼音查詞>shi開頭的詞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怎么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什么意思,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造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解釋,漢語詞典

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拼音:shì ér bù jiàn tīng ér bù wén

注音:ㄕˋ ㄦˊ ㄅㄨˋ ㄐ一ㄢˋ,ㄊ一ㄥ ㄦˊ ㄅㄨˋ ㄨㄣˊ

詞性:成語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意思

  • 詞語解釋:

    視:看。聞:聽見??匆娏巳缤瑳]有看(好工具hao86.com)見一樣,聽見了如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對某事不注意或不重視。
  • 引證解釋:

    ⒈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

    《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br />秦牧《藝海拾貝·核心》:“沒有一定的思想水平,英雄人物,即使就在他眼前,他也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br />亦作“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br />《云笈七籤》卷二:“唯吾老君猶處空玄寂寥之外,玄虛之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span>

  • 國語詞典:

    雖目睹其物,耳聽其聲,但因心神不在,所以好像沒看見,沒聽見一般。形容不關心,不注意?!抖Y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挂沧鳌嘎牰鵁o聞,視而無見」、「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 成語解釋

    【解釋】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p>

    【示例】秦牧《核心》:“英雄人物即使就在他眼前,他也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p>

    【近義詞】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語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查看更多

    網絡解釋: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是指對事物的發展采取漠不關心的狀態。該成語出自《老子》第十四章。

字義分解

  • 讀音:shì

    (1)(動)看:~力|近~。

    (2)(動)看待:輕~。

    (3)(動)考察:巡~。

  • 讀音:ér

    1.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 ?連詞(a.表平列,如“多而雜”。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遞進,如“而且”。d.表轉折,如“似是而非”。e.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而不烈”。f.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3. ?表(從……到……):從上而下。

  • 讀音:bù
    [ bù ]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在身體好不?

  • 讀音:jiàn,xiàn
    [ jiàn ]

    1. 看到:看見。罕見。見微知著。見義勇為。見異思遷。

    2. 接觸,遇到:怕見風。見習。

    3. 看得出,顯得出:見效。相形見絀。

    4. (文字等)出現在某處,可參考:見上。見下。

    5. 會晤:會見。接見。

    6. 對事物觀察、認識、理解:見解。見地(見解)。見仁見智(指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詞,表示被動或對我如何:見外。見教。見諒(原諒我)。見笑(被譏笑)。

    [ xiàn ]

    1. 古同“現”,出現,顯露。

    2. 古同“現”,現存。

  • 讀音:tīng

    (1)(動)用耳朵接受聲音

    (2)(動)聽從(勸告);接受(意見):~從|~信。

    (3)(名)治理;判斷:~政|~訟。

    (4)(動)聽憑;任憑:~其自然。

    (5)(名)〈方〉鐵皮做的裝食品、香煙等的罐子:一~香煙|~裝。

http://www.meilook.com.cn/ciyu_view_985bfd43ac985bfd/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