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漢語詞典>拼音查詞>she開頭的詞語>拾遺補闕>

拾遺補闕怎么讀,拾遺補闕什么意思,拾遺補闕造句,拾遺補闕解釋,漢語詞典

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shíquē

拾遺補闕

拾遺補闕

拼音:shí yí bǔ quē

注音:ㄕˊ 一ˊ ㄅㄨˇ ㄑㄩㄝ

詞性:成語

拾遺補闕的意思

  • 詞語解釋:

    遺:遺漏。闕:通“hao86.com缺”,缺點和過失。原指大臣對君主指陳過失,補救朝政?,F指彌補遺漏和過失。也作“補闕拾遺”。
  • 引證解釋:

    ⒈ 補正別人的缺點過失。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納忠効信,有奇策才力之譽,自結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br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盡言直諫,所望諸君;拾遺補闕,孤亦望之?!?br />《新唐書·虞世南傳》:“世南於我猶一體,拾遺補闕,無日忘之,蓋當代名臣,人倫準的?!?br />清姚鼐《翰林論》:“為天子侍從之臣,拾遺補闕,其常任也?!?/span>

    ⒉ 采錄遺逸的事跡。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為畢制軍與錢辛楣宮詹論續鑒書》:“宋元編年之役,垂二十年,始得粗就隱括,拾遺補闕,商榷繁簡,不無搔首苦心?!?/span>

  • 國語詞典:

    彌補疏漏、匡正過失。

  • 成語解釋

    【解釋】補正別人的缺點過失。采錄遺逸的事跡。

    【出處】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上之不能納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譽,自結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招賢進能?!?/p>

    【示例】清 章學誠《文史通義》:“始得粗就隱話,拾遺補闕,商榷繁簡,不無搔首苦心?!?/p>

    【近義詞】補闕拾遺

    【語法】拾遺補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指補充別人所遺漏的事物。

    查看更多

    網絡解釋:

    拾遺補闕

  • 拾遺補闕是一個成語,讀音是shí yí bǔ quē,意思是補正別人的缺點過失,采錄遺逸的事跡。

拾遺補闕的近反義詞

  • 這位七十多歲的老編輯,一生致力于辭書的編輯出版,退休后還一直在做拾遺補闕的工作。
  • 盡管馬先生對此詩已作了精當的考釋,但拾遺補闕,尚可貢獻一二于馬先生靈前。
  • 貞觀中,累遷諫議大夫,拾遺補闕,有諍臣之風。
  • 戲美人,擷紅采綠;游江山,拾遺補闕。
  • 從外國金融勢力與這次股票風潮的關系的角度繼續進行嘗試性探討,具有拾遺補闕的意義。
  • 他本想趁燕梁商豫之事落定、王子狐高興之際再請王子細述,以便自己拾遺補闕。
  • 拾遺補闕,萃取知識精華;爭分奪秒,成就三年夢想。
  • 他是在緊急情況下被召去臨時拾遺補闕的。
  • 中午休息時間又成了他們拾遺補闕的好時機。
  • 老師給學生拾遺補闕,使他們順利通過考試。

字義分解

  • 讀音:shí,shè
    [ shí ]

    1. 撿,從地上拿起:拾草。拾糞。拾零(撿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標題)。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2. 收,斂,整理:收拾。拾掇。

    3. “十”的大寫。

    4. 舊稱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護袖。

  • 讀音:yí,wèi
    [ yí ]

    1.遺失。

    2.遺失的東西:路不拾~。

    3.遺漏:~忘。補~。

    4.留下:~跡?!?。不~余力。

    5.專指死人留下的:~容?!珖??!?。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

  • 讀音:bǔ

    (1)(動)添上材料;修理破損的東西;修補:~襪子。

    (2)(動)補充;補足;填補(缺額):彌~。

    (3)(動)補養:滋~。

    (4)(名)〈書〉利益;用處:不無小~。

  • 讀音:quē,què
    [ quē ]

    1. 古代用作“缺”字??杖保荷懈蛾I闕。有懷疑的事情暫時不下斷語,留待查考:闕疑。

    2. 過錯:闕失。

    3. 姓。

http://www.meilook.com.cn/ciyu_view_983a8343ac983a83/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