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漢語詞典>拼音查詞>ru開頭的詞語>女兒節>

女兒節怎么讀,女兒節什么意思,女兒節造句,女兒節解釋,漢語詞典

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érjié

女兒節

女兒節

拼音:nǚ ér jié

注音:ㄋㄩˇ ㄦˊ ㄐ一ㄝˊ

結構:(獨體結構)(獨體結構)(上下結構)

女兒節的意思

  • 詞語解釋:

    ·時京城[hao86.com好工具]女子習俗之一。

    指七夕。

  • 引證解釋:

    ⒈ 明清時京城女子習俗之一。

    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br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端陽》:“飾小女盡態極妍,已嫁之女亦各歸寧,呼是日為女兒節?!?br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花糕》:“九月九日,都人以麪為糕……父母迎其女來食,曰女兒節?!?/span>

    ⒉ 指七夕。

    冰心《寄小讀者》二三:“七月七,是女兒節,只這名字已有無限的溫柔?!?/span>

  • 國語詞典:

    明清時的民間習俗。每年農歷五月初一至初五,未婚少女皆梳妝打扮,頭簪石榴花;已婚婦女亦歸寧回家看父母,稱為「女兒節」。

  • 網絡解釋:

    女兒節

  • 夏歷三月初三為上巳日。古時以夏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稱為“上巳”,所以這天又叫“上巳節”。三月初三多逢巳日。這天,人們把薺菜花鋪在灶上以及坐、睡之處,認為可除螞蟻等蟲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內,認為衣服可以不蛀;婦女把莽菜花戴在頭上,認為可以不犯頭痛病,晚上睡得特別香甜。 上巳也稱為女兒節。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端陽”條下亦云:“呼是日為女兒節?!?/li>
  • 七夕又是女兒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另外還有流行于四川廣元一帶的女兒節。相傳,唐朝女皇武則天的母親在廣元游河灣時遇黑龍感孕,于農歷正月二十三日生下武則天。故舊時民間以此日為武則天會期。這天,人們成群結隊到皇澤寺、則天壩和嘉陵江畔游玩。婦女們穿戴一新,相互邀約沿河灣暢游,以討吉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此活動曾一度中斷。1988年,廣元市政府決定恢復這一民間節日,并定名為 “女兒節”,將節期定在公歷9月1日。
  • 中國女兒節的說法有很多。每年三月初三、五月端午、七月初七都被國人稱為女兒節。1988年,廣元市政府決定恢復這一民間節日,并定名為 “女兒節”,將節期定在公歷9月1日。
  • 西安大唐感業寺地區,流傳有武則天九月初八出生于此,九月初八出寺回宮的故事。在大唐感業寺周邊,自古有“九月初八女兒節”的活動。所有生女兒的人,這天帶著女兒來祈福。
  • 端午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
  •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浴蘭節”“蒲節”“女兒節”等。
  • 上巳女兒節,輕雪寥寥正所望,融然半為雨。土方歲三。
  • 端午節始于春秋戰國,又稱“端陽節”、“重午節”、“浴蘭節”、“蒲節”、“女兒節”等。
  • 每年夏歷五月一日至五日,都城家家妍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已出嫁之女,也要回娘家看望爹娘,這幾天后世稱為“女兒節”。
  •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
  • 我不信,這女兒節里,你臨出門的時候沒提前找幾個捉刀人,早早寫下幾篇詩詞袖在懷中?這會兒還不念出來,讓我們聽聽閣下的佳作。
  • 農歷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又有“仲秋”、“秋節”、“八月節”、“團圓節”、“女兒節”的說法。
  • 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字義分解

  • 讀音:nǚ,rǔ
    [ nǚ ]

    1. 女性,與“男”相對。古代以未婚的為“女”,已婚的為“婦”?,F通稱“婦女”:女人。女士。女流(含輕蔑意)。少(shào )女。

    2. 以女兒作為人的妻(舊讀nǜ)。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稱“婺女”、“須女”。

  • 讀音:ér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輕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詞尾:火~。

    (5)(名)周朝國名;在今山東滕縣東南。

    (6)(名)姓。同“倪”。

  • 讀音:jié,jiē
    [ jié ]

    1.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2.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3.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4. 中國歷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節氣。節令。

    5. 紀念日或慶祝宴樂的日子:節日。

    6. 禮度:禮節。

    7. 音調高低緩急的限度:節奏。節拍。節律。

    8. 操守:節操。晚節。變節。高風亮節(高尚的品德和節操)。

    9. 省減,限制:節省。節制。開源節流。

    10. 略去,簡略:節選。節錄。

    11. 古代出使外國所待的憑證:符節。使節。

    12. 姓。

http://www.meilook.com.cn/ciyu_view_981e3843ac981e38/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