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張耒和李清照的相識,兩人亦師亦友

在汴梁期間,張耒經常到李格非的家中,研討詩詞文學,談論家國天下事,李清照總是在一邊認真的聆聽大人們的談論。李清照最感興趣的就是他們談論的詩詞文學,因為她的聰穎和對文學的喜愛,以及這方面表現出的天賦,加之活潑開朗的性格,引起了張耒的注意。張耒很是喜歡這個小女孩,并對她的寫作加以指點。

張耒年長李清照30歲,如果說父親李格非是李清照的家庭教師的話,張耒就是李清照的啟蒙老師、授業老師。

在張耒的指導下,還不到十歲的李清照就已經在詩詞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樣極富人文氣息的環境是一塊沃土,對李清照的詞藝提升很快。在這樣的環境熏陶下,李清照的詩詞技藝更上一層樓。

每當李清照有新的詞作完成,她總是先拿給張耒看,經過張耒的精心指導,李清照的詞藝精進。在長時間的教導之下,這種師生關系也變成了亦師亦友的關系。以至于后來兩人還有詩文的往來和詩詞的唱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清照最初的詞作里就有張耒的寫作手法。

李清照在此詩深刻分析了唐朝之所以會發生安史之亂的原因,詩中不僅痛斥了唐玄宗的昏庸和一些奸佞臣子的行為。李清照以史詩的筆法總結了歷史的教訓,用借古喻今的方式來表達對國事的關心。李清照的詩作要比張耒的詩作寓意更為深刻,確實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風味。

李清照有沒有從張耒的作品中獲取靈感?

張耒以詩名世,詞寫得不多,流傳到今天的也僅6首。而李清照卻以詞出名,流傳下來的詞作較多。那么李清照有沒有從老師張耒的作品中獲取靈感?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從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中就能看到這種影子:從兩人的詞作對比中,就能發現這個問題。

(一)《秋蕊香》與《醉花陰》的比較張耒曾寫過一首《秋蕊香》的詞作:

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朱欄倚遍黃昏后,廊上月華如晝。

別離滋味濃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

再來看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這首詞無論從韻還是意境來看,都有《秋蕊香》的影子,李清照作這首詞的靈感就是來自于張耒的詞作。李清照的詞作在時空的選取、景物的布局以及主人公情態上都與張耒的詞相同,來看這首詞《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在這兩首詞中,李清照的“簾卷西風”,“瑞腦消金獸”,“人比黃花瘦”很顯然用的是賦的表現手法,這與張耒詞中的“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著人瘦”三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兩首詞曲終闋盡處都是比喻的修辭手法。

兩詞在收尾上,李清照的更高一籌,詞作靈感雖然來源于張耒詞,但是更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風味:張耒的修辭平淡無奇,只是抒發了別離的滋味,“此情”二字將感情全部傾訴出來,給人的感覺很直白;反觀李清照的表達則顯得含蓄婉轉多了,李清照的比喻工整精妙,形神兼備,詞的境界也更高,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一致贊譽。

再說一點,張耒在詞中描寫的黃昏,沒有說明具體的某一天,李清照詞中的黃昏點明了是在親人歡聚、結伴游玩的重陽節。李清照的詞中給人待了很多的信息增量,給讀者留下了具體鮮明的印象,而這一點在張耒的詞中似乎感覺不到。

(二)《風流子》與《一剪梅》的比較張耒還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詞作《風流子》,詞作開篇句“木葉亭皋下”是化用南朝梁柳惲的詩句“亭皋木葉下”,張耒為了音律協調才改為本詞中的句子的:

木葉亭皋下,重陽近,又是搗衣秋。奈愁入庾腸,老侵潘鬢,謾簪黃菊,花也應羞。楚天晚,白蘋煙盡處,紅蓼水邊頭。芳草有情,夕陽無語,雁橫南浦,人倚西樓。玉容知安否,香箋共錦字,兩處悠悠??蘸薇淘齐x合,青鳥沉浮。向風前懊惱,芳心一點,寸眉兩葉,禁甚閑愁。情到不堪言處,分付東流。

而在李清照的著名詞作《一剪梅》中,似乎也能看到張耒《風流子》的影子,她寫這首詞的靈感有一大部分就是來自于張耒詞作的靈感。來看詞作: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兩首詞的從主題、風格、韻律上看是如出一轍的,布局構思上也多有相近的地方:兩首詞都是從水邊秋色起筆,然后寫詞中人的舉止。

李清照的“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三句,脫胎于張耒的“雁橫南浦,人倚西樓”、“香箋共錦字”、“碧云離合 ,青鳥沉浮”幾句,在如李清照《一剪梅》的下半闕也是脫胎于張耒《風流子》的下半闕。

李清照這首詞的創作靈感就是來源于張耒的《風流子》,但是在表達上比張耒的詞更加精煉,鍛字煉句更顯得精致一些,所表達的意象也更加鮮明。

總結

李清照早期的詞作的確能看到張耒詞作的痕跡,因為這個階段她還處于學習上升階段,在詞中難免會有模仿的痕跡,創作的靈感也來源于自己的老師張耒的詞作。只不過李清照有著極高的天賦,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即使是借鑒或者化用,也在極大的程度上融入了自己創造的獨特意境,往往會寫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作品。

隨著李清照學識的積累和閱歷的豐富,這種特點就凸顯了出來。南渡后,李清照就寫下《聲聲慢》這樣傳誦千年的作品,此時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也融進了李清照詞作中,這都是張耒的詞作中沒有的。

換句話說,那個時候的詞人李清照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這種風格自成一家,那就是被后世稱贊的“易安體”,這個時候李清照的詞作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脫胎換骨,真正實現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境界。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