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中國傳統節日信息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宋·張耒《和端午》

端午節,是小時候孩子們除春節之外,最盼望的節日。

大學畢業留在省城工作后,每年的端午節,雖然也吃了咸蛋、吃了粽子,偶爾還在門上插幾根菖蒲和艾草,但始終缺少小時候在農村過端午節的那種味道。

兒時的端午節儀式,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吃,端午是新麥成熟時節,當然在面粉上做文章;其次是懸掛菖蒲和艾草來裝飾家門;再次是小孩和姑娘佩戴五彩香包,把自己美美的打扮一番。

喝雄黃酒,吃“油坨坨”,或者白面饅頭蘸紅糖水

當年農村的生活很艱苦,糧食青黃不接,每年麥收前,想要吃一頓面條常常都困難的,因為陳年的麥子已經吃完了。

端午時節,新麥已經可以磨面粉了,在孩子們渴望的眼神中,大人挑著或者背著新收的麥子,到附近的“打米機房”,將小麥磨成面粉。因為節約,平常時節麥皮除得很少,面粉都比較發黃;但在端午節這天,大人們特地專門去磨出精面,即機器第一次磨出的麥心部分,看起來很白,是最好的面粉。即便是這樣的頭道面粉,做出饅頭也是泛黃的,不像現在的面粉,做出來的饅頭,白得很嚇人。

那時貧窮,大家尤其重視過端午節,也許是可以借端午犒勞一下自己吧。

我常常是在端午的前一天黃昏或者當天的上午,跟在挑了半籮筐新麥的父親屁股后面,一起去附近的打米機房,將新麥磨出頭道面粉。中午時分,家家戶戶把積攢了很久的菜籽油拿出來,將新磨出的頭道面粉,用小蘇打發酵后,炸幾鍋黃燦燦香噴噴的“油坨坨”,或者蒸一鍋用老酵面發酵的又白又大的饅頭。

端午節吃油坨坨和饅頭是很有講究的,先要把塊狀的“黃糖”(就是現在的紅糖),敲成小塊,加少許水用大火蒸成稀稠狀,剛出鍋的油坨坨或者饅頭,用手指扳扯著一小塊一小塊地蘸著黃糖水,吃起來的味道,簡直不擺了,真的是安逸得板。

這也許是小時候,我們都扳著指頭數日子,盼望過端午節的緣故。

“雄黃酒”是必須要喝的。當年,農村糧食不夠吃,只能用爛了的紅薯拿來烤酒,喝在嘴里有一股爛紅薯的味道。先在碗里把雄黃磨成細粉,再兌上“紅苕酒”,攪拌均勻;喝雄黃酒之前,父母用手指在酒碗中蘸上雄黃,在孩子的耳朵、額頭、手心、肚臍處,涂抹成紅紅的樣子,有的孩子額頭上用雄黃寫成“王”字,借虎威以鎮邪,最后每人再喝幾口“雄黃酒”。

喝雄黃酒,傳說可以起到防蟲防蛇的作用,京劇《白蛇傳》中,白蛇喝了端午的雄黃酒顯出蛇形,當初的藝人們一定是根據這風俗來結構故事的,《白蛇傳》的廣泛傳播一定程度上又強化了這一風俗。

午飯后,母親還會把專門留下的雄黃酒,灑在每間屋子的“卡卡角角”,邊灑邊念,“雄黃酒,雄黃酒,雄黃蛇見骨頭酥”,據說這樣可以驅趕蛇蟲類。

門上掛菖蒲和艾草

端午日,還有一個風俗,每家每戶在自家的門框上,插上菖蒲和艾草。端午過后的一段時間,路過每家的門口,都會飄來一陣艾草的特殊香味。

端午節晚飯過后臨睡之前,母親們還要用準備好的菖蒲和艾草,在鍋里煮一大鍋滾燙的開水,加井水兌涼后,孩子們用來洗澡搽身,據大人們說這樣可以治療和防止皮膚病。

小孩和姑娘佩戴五彩香包

在端午節到來之前,家里的母親和姐姐們,用她們的巧手,組合各種漂亮的花布和多彩的絲線,熬夜繡制出大大小小的各式香包,香包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小豬,香包里面裝有香草雄黃之類磨成的香粉。香包的繡織,顯示了姑娘的錦心和巧手,往往成為青年男女間表達濃濃愛意的信物。

五彩的香包戴在身上,散發出一股股特殊的香味,既是裝飾,也防蚊蟲叮咬。上小學那會,端午過后,孩子們之間都要比拼,看誰家的香包又多又好看。小朋友戴上幾個特別漂亮的香包,會特別有面,特別的驕傲。

在成都舉辦的國際非遺節上,我曾經看到過很多漂亮的香包(也叫香囊),其制作工藝已經是非遺傳承了。

后來慢慢知道,中國人過端午節,最普遍的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很多近水臨江的地方,都有劃龍舟比賽的風俗。

端午節,還有吃粽子的習俗,但在當年的農村,也許包粽子太麻煩,大家很多時候就選擇性地忽略了。

大詩人屈原有句詩,幾千來激勵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湘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明·邊貢《午日觀競渡》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