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古代有很多詩人都曾為自己的兒女寫詩。

例如韋莊曾經寫過一首《與小女》,“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將女兒初學講話時的情景描寫得栩栩如生,字里行間流淌著一種慈父之情;還有陸游曾在冬夜寫下一首教子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雖不如韋莊的溫馨,但卻也表現了拳拳的愛子之心。

而在這些詩詞中,我覺得最有趣的當屬陶淵明的《責子》,將5個兒子罵了個遍,令人從頭笑到尾。

《責子》

東晉·陶淵明

白發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陶淵明是東晉的大詩人,他是第一位田園詩人,被奉為隱逸派的開山鼻祖。他給后世留下了很多財富,例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令無數人心向往之的桃花源、還有很多不朽的詩篇。

他有五個兒子,除了第一個兒子陶儼是前妻所生,剩下的陶俟、陶份、陶佚、陶佟都是續弦翟氏所生。從陶淵明的詩來看,這些兒子是又笨又懶又貪吃還不愛看書,可以說作為老父親的他是操碎了心。此時的陶淵明已經是40多歲了,大半生已過,五個兒子都不成器,他的心中不可能不著急,所以才會有這么一首《責子詩》。

但是其實,從這首詩的表現手法來看,陶淵明并不是板著一張臉來教訓兒子,“懶惰故無匹”、“但覓梨與栗”,這是一種夸張又帶著點詼諧的語氣。

可以說在他的筆下,兒子們的缺點其實是被夸大了,漫畫化了,所以我們讀起來才會覺得好笑。不難看出陶淵明寫這首詩的心情時,有些無奈,有些生氣,又有些好笑。這樣帶著笑意的批評,正反映了詩人對兒子們的拳拳愛意。其實,比起陶淵明的盛名,這五個孩子就有些寂寂無名了。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虎父無犬子”,但是很多時候卻經常是“好竹出歹筍”。

例如戰國時期的趙奢是趙國的名將,甚至在七國中都能排得上號,可偏偏他的兒子趙括卻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無能之輩,最后坑了趙國40萬兵,一手將趙國送上絕路;

還有明朝的龔自珍,出了名的愛國愛民,高風亮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便是出自他的筆下,然而他的兒子龔橙卻是個不折不扣的人渣。

他給自己取了個名為“半倫”,意思就是“無君臣,無父子,無夫妻,無兄弟,無朋友之道”,只留了個小妾,五倫去了四倫半,所以是半倫。

他曾為英國人效力,甚至有人說就是他引導八國聯軍燒了圓明園,一個愛國詩人卻生了個賣國賊也是可悲可嘆。

比起這些人來看,陶淵明的這五個孩子雖然不出眾,但也沒長歪,沒干下什么驚天動地的惡事,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會用調侃的語氣寫下這首詩,令人從頭笑到尾。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陶淵明這種矛盾的心理,后來的杜甫在《遣興五首》中曾提到陶淵明的這首《責子詩》,“有子賢與愚,何其掛懷抱”,他認為陶淵明雖然避世而居,卻無法做到真正的達觀,否則怎會如此在意兒子的“不爭氣”,還寫下這么一首《責子詩》。

而到了北宋,黃庭堅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觀淵明此詩想見其人豈弟慈祥戲謔可觀也”,在他看來這首詩中,陶淵明是個善戲謔的慈祥老父親形象。

也許陶淵明也沒想到,他的一首詩竟會引起千古爭議吧。

雖然對于后市來說,杜甫的名氣要大于黃庭堅,但是這里我還是要站黃庭堅。

陶淵明的這首詩反映了他對兒子們的殷切希望,但他的語氣并不嚴厲,整體的詩風還是幽默詼諧、生動有趣的。

在詩中,他將5個兒子罵了個遍,卻令人從頭笑到尾,所以說黃庭堅的評語更貼近陶淵明的原意。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