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如陳貽瘩先生征引這段話并舉以例證之后說:“孟詩渾健一面往往被忽略,稍加強調不無必要。但須指出,沖淡仍然是它的主要藝術風格?!?br/>

這大體可以代表人們對這一評語的理解。這樣理解雖然也講得通,但將“壯逸”等同于“渾健”,且將其與“沖淡”對立起來,竊以為不盡恰當。

孟浩然有幾首詩,表現他淡泊自足而又豪邁瀟灑的情懷,既沖淡又壯逸,代表了他詩化人生的最高境界,不但在他自己的詩歌里較有特色,就是在盛唐詩壇,在中國山水田園詩的發展史上,都有不容忽視的價值。

在中國古代的文學批評語境中,“沖淡”、“壯逸”等審美概念都有豐富的含義。至少可以將其分為兩層:一指詩人情懷而言,一指藝術風貌而言。

藝術風貌以詩人情懷為根基,但比詩人情懷更豐富多樣:一種情懷之底色,可以發為絢爛多彩之詩風;而絢爛多彩的詩風的動人之處,有時反不在詩人情懷之底色。

仔細品讀孟浩然的詩,我們發現有一些既“沖淡”又“壯逸”的作品。

《洗然弟竹亭》: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俱懷鴻鵠志,昔有鶺鴒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送張祥之房陵》:

我家南渡頭,慣習野人舟。

日夕弄清淺,林湍逆上流。

上流據形勝,天地生豪酋。

過著放浪閑適的生活,而以天地豪杰自期,從這樣的詩里,我們可以讀出詩人豪邁、瀟灑而淡泊自足的胸襟,沖淡與壯逸的情懷統一起來,也可以說是 “沖淡中有壯逸之氣”。

這兩首詩直接抒寫詩人情懷,在表現手法上稍顯直露,就藝術風貌而言,“淡”的特征還不夠突出。孟浩然另外還有三首詩,不但沖淡的襟懷與壯逸的氣度得到了高度統一,而且在敘寫中寄寓情懷,“淡”的特色更為鮮明。

其一是《采樵作》:

采樵入深山,山深樹重疊。橋崩臥槎擁,路險垂藤接。

日落伴將稀,山風拂盡衣。長歌負輕策,平野望煙歸。

其二是《九日于龍沙寄劉大昚虛》:

龍沙豫章北,九日掛帆過。風俗因時見,湖山發興多。

客中誰送酒,棹里自成歌。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其三是聞一多先生提出“淡到看不見詩”這一著名論斷時所舉的《萬山潭》:

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蘿間。

游女昔解佩,傳聞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還。

這三首詩,都是寫一個從出游到歸去的過程,其內容不但與現實功利無關,而且看起來似乎與詩人的情懷也無關,只是用淡然的語調敘寫生活中的一個片段,初讀起來覺得感情很是平淡。但是反復誦讀,我們會覺得,詩人在敘寫之間所展現的自我形象,隱然有一種瀟灑豪邁的氣度。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