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盦】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ān

注音:

筆順讀寫:撇、捺、點、橫撇/橫鉤、橫、豎、橫折、撇、豎折/豎彎、橫、橫、豎、橫折、豎、豎、橫

部首:
筆畫數: 16
結構: 上下
繁簡對應:
五筆: WYNL
部外筆畫: 11
統一碼: 76E6
倉頡: OINT
鄭碼: ODFL
四角: 80102
電碼: 4152
英語翻譯: lid of a caldron; Buddhist cloister
異體字: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同“haO86.com”。多用于人名。

2.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具。

盦【午集中】【皿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烏合切《集韻》乙盍切,??諳入聲?!墩f文》覆??也?!恫┕艌D》周有交虬盦,蓋鼎之??也。

《集韻》鄔感切,諳上聲。

《廣韻》《集韻》??烏含切,音諳。義??同。鼎文作盦。徐鉉曰:俗作罯,非。

說文解字

盦【卷五】【皿部】

覆蓋也。從皿酓聲。烏合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罯,非是。

說文解字注

(盦)覆葢也。此與大部奄音義略同。此謂器之葢也。從皿。酓聲。烏合切。七部合當作舍。

盦的方言集匯

◎ 粵語:am1
◎ 客家話:[海陸豐腔] am1 am3 [客英字典] am1 [臺灣四縣腔] am1 am3

盦的字源演變

別人正在查的字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